中山大學成立藝管所之發展優勢
(一)精緻且人文與科技並重之研究型大學
本校創建於 1980年,迄今已成立 文學、社科、管理、理學、工學、海洋及西灣學院(原 通識教育中心)。108學年度全校專任教師共 537人;在校學生人數共計 9,563人,其中人文相關科系學生佔 48.6%,理工相關科系學生佔 51.4%。109學年度更獲教育部通過增設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及教育與人類發展研究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除了落實高教深耕計畫於人才培育的目標,更培養學生具備人文素養與科技技能的綜合能力。中山大學在近 40年的發展下,已塑造成「一所具有特色之精緻且人文與科技並重之研究型大學」,全體師生共同努力,累積豐碩教學研究成果,打造人文與科技兼備的良好教學/學習環境。
(二)位處南臺灣產業重鎮
中山大學位處大高雄地區,除了具備臺灣第一大港高雄港,也具備傳統產業與高科技產業匯聚的優勢;近年來高雄市政府以「海洋城市」定位高雄的發展遠景,在維持金屬製造、石化等基礎產業的情況下,透過產業園區空間的調整,逐步發展綠能產業、文創產業與宜居城市。本校位居大高雄地區具備良好的地理位置基礎,在外部資源的取得與匯集上都為跨領域教學奠定良好利基。
(三)跨領域師資支援
絕大多數學生認為「跨領域學習」對未來職涯發展有極高的重要性,本所獲得本校文學院、社會科學院、管理學院等三個學院7個系所專業師資之支援,另規劃由文學院劇場藝術學系轉聘二位碩士班藝術管理組專任教師,讓學生有更多元的選擇機會,規劃自己的學習路徑。
文學院將文、史、哲、藝術的研究與社會功能做實質提昇,其執行方針則是以文學、藝術為主體,並積極與國際接軌。社會科學院以學術研究、人才培育及社會影響為主要目標。管理學院則領導全國之先,數度參加(2005、2010、2015)國際商管學院認證通過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簡稱AACSB International)國際學術認證單位評鑑,不僅為全台第一,更足以證明其整體之研究與教學水平已列名全球商學院前5%,晉身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加州柏克萊大學及加州大學等國際名校之列。全球最具權威的EMBA評比排行榜之一、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FT)世界百大高階經營管理碩士全球排行榜(Top 100 Executive MBA Ranking)公布2019最新結果,中山大學EMBA連續6年全國唯一入榜,榮登第88名。
藝術管理者要掌握藝文環境的脈動,需要管理的技能,有和利害關係人(包括政府、捐贈者、贊助者、媒體、教育者、觀眾、社會等)溝通的能力,所以藝術管理的學習常必須觸及事業管理、公共行政、教育、公關、社會學等學門的相關課程。現階段我國正面臨文化藝術行政及管理人才斷層之隱憂,專業的形成,與該領域知識體系之建立、實務的積累有密切的關係,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的設立,除了讓學生享有三個學院的各種豐富資源外,更借重各領域師資之專業,培養學生認同並肯定文化藝術的價值,翻轉社會大眾對藝術管理「專業模糊」的認知,並培育學生對相關議題的敏銳度與看待藝文事務的新視野,朝專業之路邁進。
(四)學校的社會參與
高雄是一個工業紋理深刻的城市,隨著產業轉型和都市發展的急遽擴張,城市記憶和工業傳統不斷地被淘洗,街頭市井的常民生活風貌逐漸改變,百工技藝更是不斷凋零。隨著原有經濟活動的式微,居民對於自己家鄉和土地的認同也就逐漸降低,高雄城市發展之源的旗津、鼓山及鹽埕三區皆已面臨社區老化、環境衰變等問題。空間是特定社會關係的展現,過去半世紀的政經發展,使得高雄旗津地區從半邊陲地區退至邊陲地區,島上居民必須出走高雄以謀求生活所需。邊緣社區經常被視為弱勢、無力,須要伸手援助。但是過去的許多研究已經指出,弱勢的個人一樣具有能動性,常民生活中就可以挖掘出雜糅地方特色的發展策略。
國立中山大學依山傍海,坐落在擁有深刻港都歷史紋理的高雄門戶,周邊的旗津、鼓山及鹽埕是高雄發展之源,卻逐漸沒落。做為高雄地區第一學府,肩承高雄城市發展發動機的角色,本校一直積極與週邊大學合作,共同致力社區發展並協助開創在地經濟,希望能驅動一個由大學領軍的區域創新系統。因此,中山大學不僅注重學術發展,更鼓勵師生走出校園連結社區。除此之外,於107年正式成立『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該中心以「社會開創」為核心理念,從常民生活的角度切入,跟高雄在地社區結合,瞭解物質文化的流變,探索並且開創另類的未來社會生活,具體實踐大學之社會影響力(social impact)與在地幸福,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中山大學設有理學、工程、管理、文學、社會科學、海洋科學院以及西灣學院(原通識教育中心),教師專長多元,更積極建立跨界合作機制。在此一基礎上,不僅結合校內各學院的教學、研究與實務能量,更連結高雄地區的一般與技職體系之大學,一起面對邊緣社區的問題與挑戰,共同激發在地的跨界與創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