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黃金圈法則新思維 藝管所講座提升藝文企劃力

黃金圈法則新思維 藝管所講座提升藝文企劃力

【藝管所提供】中山大學藝術管理與創業研究所舉辦「從黃金圈法則進行企劃書思考」專題講座,邀請到藝管所校友、現任中山大學校友服務暨社會責任中心經理的陳志維返校分享。陳志維以其豐富的實務經驗,為在校學子帶來企劃書撰寫的創新思維,協助學生掌握申請藝文補助的關鍵要素。

此次講座採理論與實務並重的方式進行。陳志維首先帶領學生探討企劃書撰寫的基礎思維,強調從問題意識出發,透過行動策略、執行方案到具體效益等多個面向進行縝密規劃。他特別指出,無論是執行案或補助案,企劃書的核心目標都在於有效說服支持者,展現計畫的可行性與完整性。在財務規劃方面,更需要詳盡的預算分配,才能彰顯企劃的專業度。

講座重點聚焦於國內藝文獎補助機制的深度剖析,將補助類型分為團隊營運類、創作專案類、人才提升類及地方共好類四大面向。陳志維運用雷達圖分析工具,協助學生理解各類補助案的特性與評估指標,強調申請前需充分掌握補助單位的主旨與精神,以提高申請成功率。他提到,獎補助不僅能提供經濟支持,減輕營運與執行的財務壓力,更能提升申請單位的品牌形象與公信力。

工作坊階段則引入Simon Sinek的「黃金圈」理論(Golden Circle),從WHY(為什麼)、HOW(如何做)、WHAT(做什麼)三個層面,帶領學生深入思考企劃的本質。並以知名的「雲門舞集」為例,示範如何從量化數據、媒體報導、藝術價值、社會效益到SDGs永續發展目標等多元角度,強化企劃書的說服力。

在實作環節中,學生們分成五組,每組針對不同類型的藝文案例進行深入分析。第一組探討視覺藝術策展案例《沉默之間》,著重展覽如何透過藝術形式傳達社會議題;第二組分析阮劇團的創作計畫,探討在地劇場如何創新突破;第三組則聚焦於《漫漫長夜•光的禮物》計畫,探討藝術治療對養護機構長者的正面影響。第四組研究南熠樂集的「跨域實驗協作平台」計畫,分析如何透過藝文平台促進社區永續發展;第五組則針對紀錄片《九槍》的製作過程進行剖析,探討影像創作如何呈現社會關懷。各組運用黃金圈法則,深入解構案例的核心價值、執行策略與具體作為,並製作簡報上台分享研究成果。

學生們在報告中展現出對企劃思維的深刻理解,不僅能清楚說明各案例的WHY(核心理念)、HOW(執行方法)與WHAT(具體成果),更能提出精闢的觀察與建議。陳志維對各組的表現給予高度肯定,並針對每個案例提供專業建議,幫助學生進一步優化分析視角。

參與工作坊的研究生林詩祐表示,通過實際案例的分析與討論,不只學習到企劃書撰寫的實用技巧,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從核心價值出發的思考方式。特別是在小組討論環節中,透過跨組別的交流與觀摩,激發出更多創新的想法與思維。這些寶貴的經驗,將成為他們未來在藝文領域開展職涯的重要基石。

中山大學藝管所所長謝榮峯表示,邀請優秀校友返校分享實務經驗,不僅能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能,更能建立起校友與在校生的連結。本次講座透過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企劃思維框架,對未來投入藝文領域的發展將有莫大助益。

(公共事務組編修)

瀏覽數: